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侍御:古代官名,指侍御史,负责监察等职责。
  • 西蕃:指唐朝时期的西部边疆地区,即今西藏一带。
  • 诸生:指读书人,学生。
  • 文墨:指文学和书法,泛指文化知识。
  • 匹马:一匹马,这里指单人匹马,形容孤独出行。
  • 烟尘:战乱或旅途中的尘土,比喻战乱或动荡。
  • 关河:关隘和河流,指边疆地区。
  • 亭障:古代边防的小型堡垒或瞭望台。
  • 遗民:指因战乱等原因流离失所的百姓。
  • 沙塞:沙漠和边塞,指边疆的艰苦环境。

翻译

回到朝廷报告,我将行万里,再次带着皇帝的诏书去告知边疆的臣民。 原本是读书人,守着文学和书法,现在却要单人匹马去平息那里的动荡。 在边疆的关隘和河流间旅宿,遇到傍晚的雨,春天在亭障中看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此行多半是为了收回失地,我宁愿不辞辛劳,频繁往来于沙漠和边塞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作为侍御史,奉命前往西蕃的情景。诗中,“归奏圣朝行万里”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使命的重视。“今将匹马静烟尘”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边疆动荡的决心和勇气。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边疆百姓的同情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坚定的意志。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