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二首其一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阴虫:指蟋蟀等秋虫。
  • 戚戚:忧惧的样子。
  • 高斋:高雅的书房。
  • (yǒu):窗户。
  • 惆怅:伤感,失意。
  • 平生怀:平生的抱负或情感。
  • :寄托,落入。

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在风中发出萧萧声响,秋虫也在阴暗处忧惧地鸣叫。 独自一人面向高雅的书房入睡,夜晚能听到寒雨滴落的声音。 微风不时吹动窗户,壁上还留着残余的灯光。 我感到伤感,因为平生的抱负和情感,偏偏在今夜涌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孤独。诗人通过对庭院树木、秋虫、寒雨、微风和残灯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独向高斋眠”和“惆怅平生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情感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