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卢拱秘书

· 姚合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 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 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 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 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 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 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行山(tài háng shān):中国北方的重要山脉,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
  • 荆棘(jīng jí):带刺的小灌木,常用来比喻困难或障碍。
  •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年至741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 上客:尊贵的客人。
  • 北虏: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这里指北方的敌人。
  • 东京:指唐朝的东都洛阳。
  • 埽洒(sào sǎ):打扫,清理。
  • 氛埃:尘埃,比喻纷扰的世事。
  • 气概:指人的精神风貌或性格特征。
  • 蓟门:指蓟县,今属天津市,古代为军事重镇。
  • 淇水:流经河南省的一条河流。
  • 酒病:因饮酒过多而感到不适。
  • 官闲:指官员职务清闲。
  • 诗逸:指诗才出众,诗作飘逸。
  • 语纵横:指言辞流畅,能言善辩。

翻译

太行山下的道路,昨日的荆棘已被平定。自从开元盛世之后,今天迎来了尊贵的客人。地形能够吞噬北方的敌人,人事上与东京洛阳紧密相连。打扫干净尘埃,游历中气概自然而生。蓟门的春天并不艳丽,淇水温暖而清澈。欣赏野外的风景,心境深远;寻找花朵,酒后的不适也成了乐趣。官职清闲,身心自在,诗才飘逸,言辞流畅。车马在傍晚回应,烟光覆盖了归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下的宁静景象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诗中,“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迁,而“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则反映了时代的繁荣与人文的交流。诗人的生活态度体现在“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文化的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姚合

姚合

唐陕州硖石人,一说吴兴人。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宪宗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敬宗宝历中为监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为金、杭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改给事中。时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朱俦覆按,猥以田归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官终秘书监。工诗,其诗称武功体。与贾岛并称贾姚或姚贾。曾选王维、钱起等人诗编为《极玄集》。有诗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