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晓角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 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单于(chán yú):古代匈奴的君主称号。
  • 晓角:清晨的号角声。
  • 胡儿:古代对北方边疆少数民族的称呼。
  • :明亮。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三奏:三次吹奏。
  • 望乡愁:思念家乡的忧愁。

翻译

在汉城的城头,胡人吹响了清晨的号角,月光皎洁,寒霜覆盖着广阔的沙漠,这是秋天的景象。号角声三次吹奏还未结束,天就已经亮了,这时,有谁不会升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秋晨的景象,通过胡儿吹角的细节,展现了边疆的孤寂与凄凉。月光与寒霜的描写,加深了秋天的萧瑟感。诗的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望乡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边疆士兵思乡之情的共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