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

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 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 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 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 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 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亲。 一钟信荣禄,可以展欢欣。 昆弟俱时秀,长衢当自伸。 聊从郡阁暇,美此时景新。 方将极娱宴,已复及离晨。 省署惭再入,江海绵十春。 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中:唐德宗年号(780-783年)。
  • 藩守:指地方的行政长官。
  •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
  • 侍臣:指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官员。
  • 两都:指长安和洛阳,唐朝的东都和西都。
  • 诸侯:指地方的诸侯王或高级官员。
  • 罕伦:少有,无与伦比。
  • 瑰丽:华丽,美好。
  • 禀度:天赋,本性。
  • 贞醇:纯洁,纯朴。
  • 甲科: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
  • 令名:美名,好名声。
  • 延阁:指朝廷的图书馆。
  • 芳尘:美好的声誉。
  • 王畿: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慈亲:指母亲。
  • 荣禄:荣誉和俸禄。
  • 昆弟:兄弟。
  • 长衢:大道。
  • 郡阁:指地方政府的办公地点。
  • 省署:指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
  • 江海:指远离京城的地方。
  • 阊门:指长安的城门。
  • 归秦:回到秦地,即回到长安。

翻译

在建中年间,我作为地方的行政长官,而在天宝年间,我是侍奉皇帝的官员。我观察过长安和洛阳的士人,也见过许多地方的高级官员。邹生是后来才出现的,他的英俊才智无与伦比。他的文章华丽美好,他的本性纯洁纯朴。科举考试中他获得了最高等级,他的美名在朝廷的图书馆中传播。他再次被任命到京城,请求告假去侍奉他的母亲。一份荣誉和俸禄的信件,足以让他感到欢欣。他的兄弟们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大道上自然能够展现自己。我在地方政府的办公地点闲暇时,欣赏着这美好的新景象。我正准备尽情享受宴会,却又到了离别的早晨。我再次进入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感到惭愧,我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已经度过了十个春天。今天在长安的城门路上,我握着你的手,看着你回到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邹儒立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邹儒立才华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官场经历和对邹儒立的评价,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等句,既赞美了邹儒立的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结尾的“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则深情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