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忆萧子真

· 孟郊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 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 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规:即杜鹃鸟,因其鸣声凄切,常用来象征哀怨或思乡之情。
  • 金兰:比喻深厚的友情。
  • 胡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翻译

在春夜的半夜里,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等到灯油燃尽,月亮也隐去了光芒。我独自站在台阶前,听着杜鹃鸟不停地啼叫。何况我与好友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却突然间如同胡地与越地那样遥远。我多么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青春,不让镜中的自己长出白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中诗人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半夜不成寐”和“独向阶前立”等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眠的痛苦。杜鹃鸟的啼叫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诗中“金兰”与“胡越”的对比,突显了友情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的“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则寄托了诗人对青春长驻的渴望。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