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月

· 李绅
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í):箭头。
  • 琼台:华美的楼台。
  • (yè):拜见。

翻译

月亮,光辉皎洁,照耀着整个世界,静静地覆盖着广阔的天空。它圆满地出现在中秋之夜,激发了诗人和哲学家们的创作灵感。玉兔般的箭头难以穿透它,桂树枝条上的人们共同欣赏着它。万物在它的照耀下显得无私,华美的楼台又怎能遮挡住你的拜见。抱着琴对着它弹奏别离的鹤鸣,如果没有知音,那声音也不会深切。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月亮的皎洁与光辉,以及它在中秋之夜的圆满之美。诗中通过“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坚不可摧和人们的共同欣赏。后句“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则表达了月亮照耀万物的大公无私,以及它对所有人的平等接纳。最后,通过“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月亮作为永恒的知音,能够理解并回应人们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知音的渴望。

李绅

李绅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