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 李白
徒为风尘苦,一官已白须。 气同万里合,访我来琼都。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云殊。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 白须:白色的胡须,指年纪已老。
  • 气同万里合:形容志同道合,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心意相通。
  • 琼都:指仙境,这里比喻韦子春所在的地方。
  • 披云睹青天:比喻摆脱了世俗的束缚,看到了真理或理想。
  • 扪虱话良图:形容两人亲密无间,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大事。
  • 留侯:指汉代张良,因其封地在留(今江苏沛县东南),故称留侯。
  • 绮里:指绮里季,汉初隐士,与张良、陈平等同为“商山四皓”之一。
  • 出处:指出仕与隐居。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

翻译

你一直为世俗的纷扰所苦,即使官职在身,也已白发苍苍。 我们的志向相通,即使相隔万里,你也来到这仙境般的地方找我。 我们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样,畅谈着宏伟的计划。 你像留侯张良带着绮里季一样,无论是出仕还是隐居,都没有什么不同。 最终你会安定国家,功成名就后,再去五湖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韦子春的,表达了对韦子春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风尘”、“白须”描绘了韦子春的艰辛与岁月的痕迹,而“气同万里合”则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理想。通过“披云睹青天”和“扪虱话良图”的比喻,李白赞美了韦子春的高瞻远瞩和胸怀大志。最后,以留侯张良和绮里季的典故,预言韦子春将会有所作为,并在功成之后选择隐居,体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刻理解和美好祝愿。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