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

· 吴融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坤维:指边疆。
  • 军前:战场前线。
  • 松江: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古称松江。
  • 白浪头: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 关月:边关的月亮。
  • :干,这里指拭去。
  • 戍烟:边防驻军的炊烟。
  • 辽堞:辽国的城墙,这里泛指边疆。
  • 燕台:指燕国的都城,这里泛指北方边疆。
  • :报答,实现愿望。
  • 汀洲:水中的小洲。

翻译

两年的征战生涯,我在剑山的秋天度过,家在松江波涛汹涌的地方。边关的月亮何时能拭去我这旅人的泪水,边防的炊烟总是升起我对家乡的思念。不知道辽国的城墙何时能够攻下,转念间觉得北方的边疆之地难以实现我的愿望。独自羡慕那一声南飞的大雁,满天的风雨中,它们能够到达水中的小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中,“关月”与“戍烟”分别象征着边疆的孤寂与战争的持续,而“辽堞”与“燕台”则反映了战争的艰难与遥远。最后,诗人通过“南去雁”表达了渴望和平与归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辽阔,展现了边疆战士内心的复杂情感。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