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詶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李白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 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óu):答谢。
  • 韩侍御:韩愈,唐代文学家,曾任侍御史。
  • 陵阳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
  • 天柱石:山峰名,陵阳山的最高峰。
  • 韩众:指韩愈。
  • 玉女:仙女。
  • 秘诀:秘密的口诀或方法。
  • 精诚:极其真诚的心意。
  • 游目:放眼远望。
  • 飞鸿:高飞的雁。
  • 避狄:躲避战乱。
  • 乘骢(cōng):骑着青白色的马。
  • 拥兵:掌握军队。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里泛指长安。
  • 长策:长远的策略。
  • (è):阻止。
  • 胡戎: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 时泰:时世太平。
  • 绣衣:华丽的衣服。
  • 飞蓬:飘动的蓬草,比喻流浪不定。
  • 鸾凤:凤凰,比喻高贵的人。
  • 啄粟:啄食谷物,比喻受困。
  • 坐樊笼:比喻受束缚。
  • 海鹤:海上的仙鹤。
  • 思归:思念归去。
  • 辽东:地名,今辽宁省东部。
  • 巘崿(yǎn è):山峰。
  • 攒丛:聚集成丛。
  • :筑巢。
  • 翠玉树:形容树木翠绿如玉。
  • 浮丘公:传说中的仙人。
  • 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
  • 吹笙:吹奏笙这种乐器。
  • 舞松风:在松风中舞蹈。
  • 朗咏:高声吟咏。
  • 紫霞篇:指道教的经文。
  • 蕊珠宫:道教中神仙的居所。
  • 步纲:遵循道教的修炼步骤。
  • 碧落:天空。
  • 青童:道教中的仙童。
  • 遗形:抛弃形体,指修炼成仙。
  • 无穷:无限,指仙境。

翻译

韩愈骑着白鹿,向西前往华山之中。 有千余位仙女,相随在云端之上。 他们见到我传授秘诀,我的精诚之心与天相通。 没想到会来到陵阳山,放眼远望送别高飞的雁。 天子昔日躲避战乱,我也曾骑着青马随行。 掌握军队在长安之下,用长远的策略阻止北方的游牧民族。 时世太平,我脱下华丽的衣服,如同飘动的蓬草。 凤凰展开羽翼,却受困于啄食谷物,坐在束缚之中。 海上的仙鹤一笑,思念归去向辽东。 黄山越过石柱,山峰聚集成丛。 因为筑巢在翠绿如玉的树上,忽然见到传说中的仙人浮丘公。 又引来了仙人王子乔,吹奏笙在松风中舞蹈。 高声吟咏道教的经文,请求打开神仙的居所蕊珠宫。 遵循道教的修炼步骤绕过天空,倚着树招来仙童。 何时可以携手,抛弃形体进入无限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韩愈的答谢之作,通过描绘韩愈骑白鹿西行、仙女相随的仙境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韩愈的敬仰。诗中“精诚与天通”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虔诚,而“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则抒发了诗人渴望与韩愈一同修炼成仙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诗人对仙境的无限憧憬。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