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石门

· 张弼
溪云作雨晚溟濛,胜地重游事不同。 到处门墙堪入画,几家苍翠欲凌空。 读书台古看栖凤,洗砚池平忆去龙。 惊问故人伤宿草,欲携长剑挂西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溟濛(míng méng):形容天气昏暗,模糊不清。
  • 门墙:指门户和墙壁,这里比喻景色的美丽。
  • 苍翠:深绿色,形容植物茂盛。
  • 凌空:高耸,似乎要触及天空。
  • 读书台:供人读书的高台。
  • 洗砚池:供人洗砚的池塘,常与文人墨客相关。
  • 宿草:指已故友人的坟墓上的草。
  • 长剑:古代兵器,这里象征英勇或决心。
  • 挂西风:比喻英勇赴死或壮志未酬。

翻译

溪边的云雾化作细雨,傍晚时分天空昏暗模糊,这胜地再次游览,感受已大不相同。 到处是美丽的门墙,仿佛是画中的景致,几家的绿意盎然,似乎要触及天空。 古老的读书台,看着似乎有凤凰栖息,平坦的洗砚池,回忆起曾经有龙游过。 惊讶地询问故人的消息,得知他已逝去,坟上的草已长,我欲携长剑,迎着西风,表达我的壮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深情回忆与感慨。诗中,“溪云作雨晚溟濛”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感慨。通过对“读书台”、“洗砚池”等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文人生活的怀念。末句“欲携长剑挂西风”,则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即使面对故人的逝去,也不失其英勇与决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情回忆与对未来的坚定决心。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