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户部尚书郎:古代官职名,负责国家的财政和户籍管理。
- 建宁:地名,今福建省建宁县。
- 彭万里:人名,诗中提到的官员。
- 京:指首都,即北京。
- 圣虑:指皇帝的忧虑。
- 盐筴:古代管理盐务的官职。
- 英髦:杰出的人才。
- 鹭袍:官员的服饰。
- 淮扬:地名,指淮河流域和扬州地区。
- 鹢舫:古代一种快船。
- 吴越:古代国名,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 滞券:指商业交易中的票据积压。
- 宿弊:长期存在的问题。
- 敷奏:向皇帝报告。
- 炉烟:宫廷中的香炉烟雾,象征朝政之地。
- 白玉阶:宫廷中的台阶,象征皇权。
- 荷宠褒:受到皇帝的宠爱和表扬。
翻译
西北边疆的储备让皇帝忧虑不已,东南地区的盐务则交给了杰出的人才。 早晨穿着官服在淮扬地区经历雨水,夜晚乘坐快船在吴越的波涛中穿梭。 万里之外的通商没有票据积压,百年来的旧弊端也能洞察秋毫。 归来后在宫廷的香炉烟雾中向皇帝报告,站在白玉阶前受到皇帝的宠爱和表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彭万里作为户部尚书郎,从建宁返回京城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西北边疆的忧虑和东南盐务的顺利,展现了彭万里的才能和功绩。淮扬的雨水和吴越的波涛,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最后,归来后的报告和受到的褒奖,体现了彭万里对国家的贡献和皇帝的赏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彭万里功绩的赞颂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