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图

不知何处白云林,却惬閒閒桑者心。 初学儿童文字富,暮春蓑笠水田阴。 疑他舜世风殊古,想到秦年迹亦深。 日午鸡声人不觉,板桥吾欲过相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è):满足,畅快。
  • 桑者:指农夫,因古代农夫常种桑养蚕。
  • 蓑笠:蓑衣和斗笠,是古代农民雨天常用的防雨工具。
  • 舜世:指传说中舜帝治理下的太平盛世。
  • 秦年:指秦朝,这里可能指远古时代。

翻译

不知道那白云深处是何处的林子,只觉得那里满足了农夫悠闲的心愿。 初学的孩童文字知识丰富,春天傍晚,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水田边。 怀疑这是舜帝时代的古风,想到秦朝的年代,那痕迹也已深远。 中午时分,鸡鸣声中人们不觉时光流逝,我想要走过板桥去寻找那片林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白云林”、“桑者心”、“蓑笠水田”等意象,展现了农夫的悠闲与满足。诗中“疑他舜世风殊古”一句,表达了对古代太平盛世的向往,而“想到秦年迹亦深”则暗示了历史的深远。最后两句以“日午鸡声”和“板桥吾欲过相寻”作结,既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又透露出诗人对那片林子的向往和探索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古代风俗的怀念。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