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声:鸡鸣的声音。
- 晨兴:早晨起床。
- 农亩:农田。
- 春耕具:春天耕作的农具。
- 儿曹:孩子们。
- 夜读灯:夜晚读书时用的灯。
- 起凤腾蛟:比喻文采飞扬,才华横溢。
- 春蛇秋蚓:比喻书法或文章拙劣,如同春天的蛇和秋天的蚓,形态丑陋。
- 笔堪憎:笔下的字迹令人厌恶。
- 劳形:身体劳累。
- 碌碌:平庸无能。
- 徒为耳:只是白费力气。
翻译
我多年来一直想要学会懒散,但总是做不到,每天鸡鸣时分就被迫起床。我亲自去农田里准备春耕的工具,晚上则陪伴孩子们在灯下读书。我的文采远不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我的书法拙劣得令人厌恶。我身体劳累,平庸无能,这一切都只是白费力气,我多年来一直想要学会懒散,但总是做不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忙碌生活的无奈和对懒散生活的向往。诗中,“鸡声催促每晨兴”和“行亲农亩春耕具,坐伴儿曹夜读灯”描绘了作者忙碌的生活状态,而“学懒年来苦未能”则透露出作者对于懒散生活的渴望。后两句“起凤腾蛟词不及,春蛇秋蚓笔堪憎”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于自己平庸无能的自嘲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