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薜荔(bì lì):一种植物,这里指用薜荔作为象征,代表宋朝的财富和权力。
- 龙鳞:比喻皇帝的权力和威严。
- 艮岳:指宋朝的都城汴京(今开封),这里代表宋朝的政权。
翻译
用二千银两买来的薜荔,象征着中原万里尘土的财富。 即使皇帝的权力如龙鳞般强大,能掌控风雨, 但不知道这辉煌的都城汴京最终属于谁。
赏析
这首诗通过薜荔和银两的比喻,揭示了宋朝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这些财富和权力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诗中的“龙鳞长风雨”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力,但紧接着的“不知艮岳属何人”则表达了对宋朝政权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
张弼的其他作品
- 《 陈公甫寓寺连日不见寄之 》 —— [ 明 ] 张弼
- 《 陈佥宪粹之书报弘宜中会试 》 —— [ 明 ] 张弼
- 《 和江源一韵二首 》 —— [ 明 ] 张弼
- 《 哀张廷芳辞 》 —— [ 明 ] 张弼
- 《 和广东按察使闵朝英韵 》 —— [ 明 ] 张弼
- 《 醴陵闻陈文鸣提学至待之不遇寄此 》 —— [ 明 ] 张弼
- 《 读乌符观碑刻无上宫访蒋晖诗四首其二闻钱与谦报寄锡山同年华文光 》 —— [ 明 ] 张弼
- 《 失题十七首 》 —— [ 明 ] 张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