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听吴歌

· 张弼
静眠蓬底听吴歌,忆著农家事几何。 计亩分秧时雨足,涤场砻米晚凉多。 牛羊各队趋荒野,鸡鹜成群啄滞禾。 虽在虞廷闻九奏,耳根宿习未消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底:船篷之下,指船中。
  • 计亩分秧:按亩计算秧苗的数量,进行插秧。
  • 涤场砻米:清洗打谷场,磨米。
  • 鸡鹜:鸡和鸭。
  • 滞禾:未收割的庄稼。
  • 虞廷:指古代的虞舜朝廷,这里泛指古代朝廷。
  • 九奏: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指九种不同的音乐演奏。
  • 宿习:长期的习惯。

翻译

静静地躺在船篷下,听着吴地的歌曲,回忆起农家生活的点点滴滴。计算着每亩地需要插多少秧苗,那时雨水充足;清洗打谷场,磨米时,晚上凉风习习。牛羊成群结队地走向荒野,鸡鸭成群地啄食未收割的庄稼。虽然身在古代朝廷,听到了九种音乐的演奏,但耳边长久以来的习惯仍未消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舟中听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深情回忆。诗中,“计亩分秧”、“涤场砻米”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而“牛羊各队”、“鸡鹜成群”则进一步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加深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结尾处提及“虞廷闻九奏”,却以“耳根宿习未消磨”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忘怀那淳朴的田园生活。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