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昔年我到毗陵驿,滂然一雨连三夕。
今我重来又雨声,可是天公苦留客。
故人供帐当高楼,绿酒百壶如川流。
平生俗□不可□,岂是天留人不留。
天留人留我不驻,归心巳逐飞鸿去。
蓬底高吟听雨眠,姑苏城外鸣啼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毗陵驿:古代地名,今江苏省常州市。
- 滂然:形容雨势大。
- 供帐:设宴款待。
- 高楼:指宴会的场所。
- 绿酒:美酒。
- 百壶:形容酒多。
- 川流:比喻酒如河流般不断。
- 俗□不可□:原文中缺失的字,无法注释。
- 天留人留我不驻:意指虽然天意和人情都希望我留下,但我决定不留。
- 飞鸿: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
- 蓬底:船舱底部。
- 高吟:大声吟咏。
- 听雨眠:听着雨声入睡。
- 姑苏城外:指苏州城外。
- 鸣啼曙:指清晨鸟儿的啼叫。
翻译
多年前我到访毗陵驿,一场大雨滂沱连下了三个夜晚。如今我再次来到这里,又听到了雨声,难道是天公有意苦苦留我?老朋友们在高楼上设宴款待,百壶美酒如河流般源源不断。我平生虽有种种俗务,但并非天意留人而我却要离开。天意和人情都希望我留下,但我已决定不留,归心似箭,如同飞鸿般急切。在船舱底部,我大声吟咏,听着雨声入睡,直到姑苏城外清晨鸟儿的啼叫将我唤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昔年与今日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归途的向往。诗中“滂然一雨连三夕”与“今我重来又雨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末句“蓬底高吟听雨眠,姑苏城外鸣啼曙”则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