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蓝舆:古代一种用蓝色布覆盖的轿子。
- 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此处指代高僧。
- 真谛:佛教中的真理。
- 可参:可以参悟。
- 无上法:至高无上的佛法。
- 浮生:指人生。
- 署:居住。
- 阿兰居:指僧人的居所。
- 双趺:指双脚,这里指僧人打坐的姿势。
- 慧日:智慧如日,指佛的智慧。
- 依林静:依靠在静谧的林中。
- 晨钟:早晨的钟声。
- 集涧疏:钟声在山涧中回荡,显得稀疏。
- 情缘:指与佛教的缘分。
- 身世:个人的命运和经历。
- 凭虚:超脱世俗,达到虚无的境界。
翻译
秋日乘着蓝舆前往山中,高僧的庐舍被云雾遮掩。 在这里可以参悟至高无上的佛法,暂时居住在僧人的居所。 僧人打坐的智慧之光依偎在静谧的林中,早晨的钟声在山涧中回荡,显得稀疏。 此地与佛教的缘分不浅,何时才能超脱世俗,达到虚无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中访僧的情景,通过“蓝舆”、“支遁山云”等意象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诗中“真谛可参无上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后两句通过对“双趺慧日”和“晨钟集涧”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山中修行的宁静氛围。结尾的“此地情缘知不浅,何年身世许凭虚”则抒发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