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古循之仙洞雷江东去数十里望之如奇云巫进隐居其下皆称泉石之胜诗以先订

· 张穆
远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 幽闻无虎豹,翠欲滴芙蓉。 气隐仙灵宅,秋藏野客踪。 何时残暑尽,相待扣山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霍山:位于今广东省龙川县境内,是岭南的名山之一。
  • 循之仙洞:指霍山上的一个传说中的仙人洞府。
  • 雷江:可能是指流经霍山附近的河流。
  • 奇云:形状奇特的云。
  • 巫进:人名,可能是当时的隐士或道士。
  • 泉石之胜:指山泉和奇石构成的美景。
  • 远峙:远远地耸立。
  • 天半:半空中,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幽闻:幽静中传来的声音。
  • 翠欲滴芙蓉:形容山色翠绿,仿佛要滴下水来,芙蓉指山峰形状美丽如芙蓉。
  • 气隐仙灵宅:指仙气隐约,似乎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 秋藏野客踪:秋天隐藏了隐士的踪迹。
  • 残暑:夏末的余热。
  • 扣山钟:敲击山中的钟,可能是指拜访山中的寺庙或隐士。

翻译

远远望去,山峰高耸入云,奇形怪状的云朵难得一见。 在这幽静之地,听不到虎豹的吼声,只见山色翠绿欲滴,美如芙蓉。 仙气隐约,似乎有仙人居住,秋天里,隐士的踪迹被深深隐藏。 不知何时夏日的余热会消散,那时我将与您相约,一同敲响山中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霍山的幽静美景和仙气缭绕的氛围,通过远望山峰、奇云、翠色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远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展现了山的高远和云的奇异,而“幽闻无虎豹,翠欲滴芙蓉”则进一步以幽静和翠色来渲染山中的宁静与美丽。最后两句“何时残暑尽,相待扣山钟”则透露出诗人期待与友人共赏山中美景的愿望,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