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别了明恒见破有诸上人

· 张穆
楚天愁遍白芦花,猎猎霜风送岁华。 茅屋夜萤流壁剑,荔墙禅月冷溪沙。 来同庐岳高僧舍,归寄罗浮葛令家。 闻道风尘扬晋魏,相逢何处老烟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声。
  • 岁华:年华,时光。
  • 夜萤:夜晚的萤火虫。
  • 流壁剑:形容萤火虫在墙壁上飞舞,如同剑光流动。
  • 荔墙:用荔枝树枝编成的篱笆。
  • 禅月:禅意中的月亮,指宁静的月光。
  • 溪沙:溪边的沙地。
  • 庐岳:指庐山,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高僧:修行高深的僧人。
  • 罗浮: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葛令家:指道教中的仙人葛洪的家,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晋魏:指中国历史上的晋朝和魏国,这里泛指古代的纷争。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也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楚地的天空满是愁绪,白芦花随风飘散, 猎猎作响的霜风送走了岁月的华彩。 茅屋里,夜晚的萤火虫在墙壁上舞动,如同剑光流转, 荔枝树枝编成的篱笆旁,禅意中的月光冷冷地照在溪边的沙地上。 我曾与庐山的高僧共处一室, 如今归去,将寄居在罗浮山葛洪仙人的家中。 听说晋魏之地风尘仆仆,纷争不断, 不知在哪里,我们能再次相逢,共老于这山水间的云雾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楚天秋景图,通过“白芦花”、“猎猎霜风”等自然元素,传达出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中“夜萤流壁剑”和“禅月冷溪沙”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静谧与禅意,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相逢何处老烟霞”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