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易吾豫先生余居山中其次公仲文徵诗寄祝

· 张穆
晚年初慰买山情,久已闻君遁迹耕。 吾道远人惟自爱,父书留子不求名。 得閒乱世谁知惜,觅句青山俗不争。 舒啸峰头望瀛海,漫逢青鸟寄音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年:晚年时期。
  • 买山情:指隐居山林的愿望。
  • 遁迹耕:隐居耕作,不问世事。
  • 吾道:我的道路或信仰。
  • 自爱:自我珍重。
  • 父书:父亲的教诲或著作。
  • 不求名:不追求名声。
  • 得閒:得到空闲。
  • 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
  • 觅句:寻找诗句,指作诗。
  • 青山:指山林,常用来象征隐居之地。
  • 俗不争:与世俗不争。
  • 舒啸:放声长啸,表达心情。
  • 峰头:山峰之巅。
  • 瀛海:神话中的大海,这里可能指远方的海。
  • 青鸟:神话中的鸟,常用来传递信息。
  • 寄音声:传递消息或问候。

翻译

晚年终于实现了隐居山林的愿望,久闻您已经隐居耕作。 我的道路和信仰,只有自己珍重,父亲的教诲留给子孙,不求名声。 在这乱世中得到空闲,谁会珍惜呢?在青山中寻找诗句,与世俗不争。 站在山峰之巅放声长啸,遥望神话中的大海,偶然遇到青鸟传递消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买山情”和“遁迹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吾道”、“父书”和“不求名”的描述,诗人强调了自我珍重和传承家风的价值观。在“乱世”中寻求“得閒”,在“青山”中“觅句”,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漠。最后,通过“舒啸峰头”和“青鸟寄音声”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宁静。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