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扉:野外的门。
- 晴莎:晴日的沙滩。莎(shā)。
- 淑气:温和之气。
- 舴艋(zé měng):小船。
-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 戍笳:守边军队吹奏的胡笳 。
翻译
几户人家用短短的竹子编成了篱笆,野外的门靠着流水,绿色的树阴倾斜在地上。晴日的沙滩上,不知为何燕子轻快地飞舞,温暖和煦的气息公正无私,使得处处都开满了鲜花。浙江海面和风轻拂,小船在水上悠然横漂;越地的山峦在春日里静谧安宁,仿佛与烟霞一同变老。惭愧我不是来赏玩美景的游客,每个夜晚都在戒备森严的城池里听着守边军队演奏的胡笳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野的美好景致,展现出一种悠然恬适的氛围。开篇通过“短竹编篱”“野扉傍水”描绘出乡村质朴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颔联“晴莎何意翩翩燕,淑气无私处处花”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燕子、春风拟人化,生动地写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自然的美好与慷慨。颈联“浙海风和横舴艋,越山春静老烟霞”刻画了海上风平浪静小船悠然、山间静谧烟霞相伴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野宁静优美的意境。然而,尾联笔锋一转,“愧予不是寻芳客,夜夜严城度戍笳”,表达出诗人身为戍边将领,无法像常人一样尽情赏春,只能在森严的城池里伴着戍笳度过长夜,在美景与艰苦戍边生活的对比中,体现出诗人一心戍边的责任感和为保一方安宁的奉献精神 。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