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宋太祖十二世孙孟坚所赋宝鼎见乐章贺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岁上元日寿旦也其词用官绫书之

· 刘崧
王孙自昔擅词华,仁族敦亲出内家。 惆怅百年遗墨在,吴绫犹似敕绫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也泛指一般的青年男子,此处指孟坚。
  • 自昔:往昔;从前。
  • :擅长。
  • 词华:文采,辞藻华美。
  • 仁族:仁爱之族。
  • 敦亲:亲厚和睦。
  • 内家:指皇宫。
  • 惆怅(chóu chàng):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遗墨:指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 吴绫:古代吴地所产的一种有纹彩的丝织品,以轻薄著名。
  • 敕绫:帝王的诏令所用的丝织品。这里的“敕”意为皇帝的诏令。

翻译

孟坚这位贵族子弟向来以擅长文辞著称,他的家族仁爱亲厚,出自皇宫之家。令人伤感的是,虽百年过去但他的遗墨仍在,这吴地的绫绢就如同那帝王诏令所用的绫花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刘崧为孟坚所赋的宝鼎见乐章以及其叔母寿辰而作。诗的首句赞扬了孟坚的文采,表现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次句提到他的家族仁爱亲厚,且与皇宫有着一定的渊源,增添了其家族的神秘和尊贵之感。最后两句通过对遗墨的感慨和对吴绫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恋之情。诗中用“惆怅”一词,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略带忧伤的氛围,而将吴绫与敕绫相比,既显示了吴绫的珍贵,又暗示了孟坚家族曾经的荣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物、家族和物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