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丞陈公致政归武夷

傲吏辞荣访赤松,楼成湖海气如龙。 风流合儗陶元亮,出处偏如邴曼容。 文苑白眉看独步,武夷丹舄有遗踪。 玄亭寂寞杨雄去,何日侯芭许再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傲(ào)。
  • 赤松:即赤松子,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
  • (nǐ):同“拟”,比拟。
  • 陶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田园诗著称。
  • 出处:出仕和退隐。
  • 邴曼容:西汉官员,为官清廉,知足求退。
  • 文苑白眉:指在文人群中出类拔萃的人。
  • 丹舄(xì):红色的鞋子,这里指足迹。
  • 玄亭:原指汉代扬雄的读书之所,这里借指陈公的居处。
  • 侯芭:汉代人,扬雄的弟子,以勤奋好学著称。
  • :跟随。

翻译

这位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辞去官职,去拜访赤松子这位仙人,他的楼阁建成后,其气概如湖海之龙般宏大。他的风度才情可与陶渊明相比拟,出仕和退隐的态度偏像邴曼容。在文人群体中,他出类拔萃,独步天下,在武夷山上留下了红色鞋子的踪迹(指其在此地的活动踪迹)。如今,他那如同玄亭般的居处变得寂寞,就像扬雄离去后一样,不知何时才能有像侯芭那样的弟子再次追随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欧必元送郡丞陈公辞官归乡。诗中用“傲吏辞荣访赤松”描绘了陈公辞官的洒脱,表现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将陈公的气概比作湖海之龙,显示其不凡。通过与陶元亮和邴曼容的对比,赞美了陈公的风流才情和知足退隐的品格。“文苑白眉看独步”强调了陈公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武夷丹舄有遗踪”则表明他在武夷之地的活动和影响。最后两句“玄亭寂寞杨雄去,何日侯芭许再从”,表达了作者对陈公离去的惋惜以及对未来有人能像侯芭追随扬雄那样追随陈公的期待,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陈公的学识和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陈公的敬仰和赞美,也流露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