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伯原澹之苍梧兼寄林司理傅明府

扁舟溯漓水,踪迹若神仙。 不比陈书记,言寻葛稚川。 江豚吹夜浪,暮雨听鸣蝉。 倘遇留欢客,应成怀远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piān)舟:小船。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漓水: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为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
  • 陈书记:此处指魏晋时期的陈琳,曾为袁绍掌管文书。
  • 葛稚川:葛洪,字稚川,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翻译

乘坐小船逆着漓水前行,那踪迹好似神仙一般。不像陈书记,而是说要去寻找葛稚川。夜里江豚吹动着浪花,傍晚的雨中听着鸣蝉的叫声。倘若遇到能让人尽情欢乐的客人,应当能写出表达怀念远方之人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族伯原澹乘船前往苍梧的情景。诗中以扁舟溯漓水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飘逸、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神仙的踪迹,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之感。通过与陈书记的对比,突出了族伯的独特追求,即寻找像葛稚川那样的道家境界或某种理想。接着,诗中描绘了江豚吹浪和暮雨鸣蝉的景象,既增添了旅途的自然氛围,又烘托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意境。最后,诗人设想族伯若遇到能带来欢乐的客人,应会创作出表达怀远之情的诗篇,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内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族伯行程的描述和对旅途情景的想象,表达了对族伯的祝福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