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黄伯度蒋文正两都阃偕顾别驾述夫过半竹亭小饮

数竿脩竹锁窗云,小队閒过坐夜分。 未论题舆誇别驾,似从横槊识将军。 诗因刻烛吟方就,酒为冲寒醉欲醺。 倘听襄阳新乐府,夹城童稚道缤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阃(dū kǔn):指统兵在外的将帅。
  • 别驾:官职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也叫别驾从事。汉代设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
  • (shuò):古代兵器,即长矛。
  • 刻烛:《南史·王僧孺传》载:“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后以“刻烛”为诗思敏捷的典故。

翻译

几竿修长的竹子像是锁住了窗外的云彩,我们这一小队人在夜里闲暇时来到这儿相聚。 先不谈论用论车载人的事来夸赞别驾,这位将军看起来像是从横持长矛中显露出不凡。 诗是因为大家限时作诗才完成的,酒是为了抵御寒冷而喝,都快要喝醉了。 倘若听到襄阳新创作的乐府诗,夹城的儿童们会欢快地谈论纷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聚会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和氛围。诗的首句通过“数竿脩竹锁窗云”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下来描述了众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人物的印象。“诗因刻烛吟方就,酒为冲寒醉欲醺”表现了聚会中诗酒相伴的欢乐,也体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才情。最后一句“倘听襄阳新乐府,夹城童稚道缤纷”则展现出对新乐府诗的期待和想象,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广泛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冬夜聚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