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氏苍然亭

· 刘崧
苍然之亭湖水西,青松万个与云齐。 秋声惨淡雾雨集,夜气萧森牛斗低。 野人问字每载酒,老翁哦诗还杖藜。 南归感子不尽意,上有慈乌终夕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苍然:深青色的样子。读音:(cāng rán) 野人:村野之人,农夫。 哦诗:吟诗。读音:(é shī)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茎坚硬,可做手杖。读音:(zhàng lí) 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读音:(cí wū)

翻译

深青色的亭子在湖水的西边,上万个青松高耸入云与其齐平。 秋天的声音凄凉惨淡,雾气和雨水聚集,夜晚的气氛萧瑟阴森,使得天上的牛斗星显得很低。 农夫们带着酒来请教文字,老翁吟诗时还拄着藜杖。 我向南归去,感激你却无法完全表达心意,上方有慈乌整夜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苍然亭的景色以及周围的人事,营造出一种清幽、萧瑟的氛围。首联写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的青松,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颔联通过对秋声、雾雨、夜气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萧瑟与阴森。颈联则描写了农夫问字和老翁吟诗的情景,增添了生活气息。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以及离别的愁绪,慈乌的啼叫更增添了一丝悲凉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事活动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