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慧上人之九顿岭

· 刘崧
九顿岭头愁夕曛,高人南去礼寒云。 白牛露地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 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 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ūn):日落时的余光。
  • (zhī):同“祇”,只。

翻译

在九顿岭头,傍晚的余光让人忧愁,德才高超的人往南去,向寒云行礼告别。白色的牛在空地上只独自显现,黑色的鹤飞出树林终究与众不同。神奇的锡杖在空中行走,风声瑟瑟;僧衣挂在树上,月光纷纷洒落。松崖那里总是必经之路,出定之后,哀伤的猿猴叫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慧上人前往九顿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诗的首联通过“愁夕曛”表现出送别时的淡淡忧伤,以及高人离去的情景。颔联中“白牛露地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用白牛和玄鹤来象征慧上人的高洁与独特。颈联“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则通过描写锡杖和僧衣,进一步烘托出出家人的超凡脱俗。尾联以“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结尾,给人以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孤独。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妙,表达了作者对慧上人的敬仰和送别时的复杂情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