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子所之九江谒刘太守楚奇

· 刘崧
清秋绝顶俯巑岏,危磴如行百八盘。 北雁不来天窅窅,南船初上水漫漫。 人亡已叹秦筝废,事往空悲赵璧完。 落日昏鸦愁满目,若为渡海逐飞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巑岏(cuán wán):山高锐峻大貌。
  • 窅窅(yǎo yǎo):深邃的样子。

翻译

在清爽的秋日登上山顶俯瞰,那陡峭的石径就如同行走在百八盘上(形容道路曲折盘旋)。 北来的大雁不见踪影,天空显得深邃幽远,南边来的船只刚刚启航,江水浩渺蔓延。 人们已经哀叹秦筝被毁(这里可能是借指美好事物的消逝),往事已去,只能空自悲叹像赵国的和氏璧(代指珍宝)那样完璧归赵的事情(这里也许是说美好事情难以再现)。 落日下满是昏鸦让人愁绪满眼,如果能够渡海追逐那高飞的鸿雁该多好。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登高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萧瑟、寂寥的画面。首联通过描写山顶的险峻和石径的曲折,营造出一种高远而艰难的氛围。颔联以北雁不来和南船初上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天地的空旷和江水的浩渺,也暗示了行程的遥远和未知。颈联则通过对人亡物废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与悲哀。尾联以落日昏鸦的愁景作结,同时表达了想要摆脱愁绪、追逐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