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樊山人还豫章

闻君一榻系南州,久客还家尽白头。 兴在山阴能访戴,人非荆士亦依刘。 逢时纵有长桑术,住世真如汎海舟。 自笑逃名增傲骨,可堪重为说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xìng):兴致,情趣。
  • 山阴:今浙江绍兴。
  • 访戴:访友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这里指访友之乐。
  • 荆士:原指楚国之士,后泛指南方之人。
  • 依刘: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表示投靠有权势者。
  • 长桑术:长桑君的医术。长桑君是战国时的神医,这里指高明的医术。
  • 汎(fàn)海舟:漂浮在海上的船,比喻人生漂泊不定。

翻译

听说您在南方客居已久,如今长久作客后归家却已满头白发。 兴致在于能像在山阴时那样去访友,即便不是楚地之人也愿意投靠权势。 逢时就算拥有高明的医术,在这世上也真如漂浮在海上的船一般。 自己笑自己逃避声名反倒增添了傲气,怎能再去谈论封侯之事呢。

赏析

这首诗是欧必元送樊山人回豫章时所作。诗中先写樊山人久客南方后归家已白头,表达了岁月的沧桑之感。接着用“访戴”的典故表现对友情的珍视,“依刘”的典故则暗示了世事的无奈。后两句感叹人生如漂泊之舟,即使有医术也难以改变命运,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声名和封侯的不屑。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友人的同情,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俗的超脱,意境深沉,富有哲理。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