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母八十一

萱花不严北堂清,兰玉阶除次第荣。 制锦自遗机杼教,燃藜曾带婺星明。 桃开度索三千实,海涌蓬莱七十城。 见说词坛诸子在,大家何但赋东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萱花:萱草花,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因此萱花常被用来指代母亲。(读音:xuān)
  • :“庄严”之意。
  • 北堂:古代主妇居住的地方,也用来代指母亲。
  • 兰玉:芝兰和玉树,常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
  • 阶除:台阶。
  • 制锦:此处指治理政事。
  • 机杼:织布机,这里借指纺织技术,暗指教育培养。(读音:zhù)
  • 燃藜:传说西汉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有一个黄衣老人吹燃藜杖给他照明。后用来表示勤奋夜读或勤学。
  • 婺星:即婺女星,也用来代指母亲。(读音:wù)
  • 度索:传说中的一种绳索。
  • 三千实:指众多的果实,象征着多子多福。
  • 海涌蓬莱七十城:形容福气如大海涌现蓬莱仙山般神奇广大。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赞美刘母的福寿。
  • 词坛诸子:指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成就的人。
  • 东征:一种文学题材或主题,此处可能泛指文学创作。

翻译

母亲的萱花使得北堂清雅宜人,儿子们如兰似玉,在台阶前依次显荣。母亲教育子女如制锦般用心,也曾如燃藜般勤奋,带着婺星的光辉。桃花盛开,结果累累如度索般众多,福气如大海涌现蓬莱仙山般广阔,拥有七十座城池般的繁盛。听说在词坛上有许多杰出的人,大家为何不都来赋写这美好的东征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为刘母八十一岁寿辰而作,充满了对刘母的赞美和祝福。诗的首联通过描写萱花和兰玉,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子女的优秀。颔联则强调了母亲的教育之功和勤奋的品质。颈联通过桃实和海涌蓬莱的意象,象征着刘母的多福和伟大。尾联提及词坛诸子,暗示着刘母的品德和事迹将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进一步彰显了她的影响力。整首诗用词优美,意境宏大,充分表达了对刘母的敬仰和祝福之情。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