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季美招过激清台小集席上赠憨上人

乐土谁堪结净缘,与君相对即陶然。 三千境在人间世,四百峰悬小有天。 差拟比丘初散众,敢言居士亦逃禅。 坐深渐入清凉界,何必攒眉向白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净缘:洁净的缘分,宗教意味的善缘。
  • 陶然:喜悦、愉快的样子。
  • :这里指心灵境界或精神境界。
  • 四百峰:山峰众多。
  • 小有天:道家所传的仙境名称,这里指美好的境界。
  • 差拟:差不多类似。
  • 比丘:梵语bhikkhu的音译,俗称和尚。
  • 散众:解散众人。
  • 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逃禅:指遁世而参禅。
  • 攒眉:皱着眉头。

翻译

在这快乐的地方,谁能缔结纯净的缘分呢,与你相对,我便感到愉快满足。人间世界中有着三千种心灵境界,这里众多的山峰高耸,仿佛悬挂着一个美好的小小仙境。差不多类似和尚刚刚解散了众人,我怎敢说居士也是在遁世参禅呢。坐得久了,渐渐进入到清凉的境界之中,又何必皱着眉头向着白莲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欧必元在激清台小集时,写给憨上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中与友人相对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所处境界的一种感悟。

首联点明了与友人相逢的地点和心情,强调了彼此相遇的美好和内心的陶然。颔联通过“三千境”和“四百峰”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宏大而又神秘的境界,富有想象力。颈联以比丘散众和居士逃禅作比,表达了一种对世俗与宗教的思考。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清凉境界中的自在感受,不必刻意追求某种形式。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情感与景色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宗教的独特理解。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