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内翰文玉归娶

乡闱识我同升日,翰苑逢君及第时。 青镜朱颜年独妙,蟾宫仙侣喜相期。 班衣著锦光生国,玉树临风润照楣。 此去西湖梅正发,好凭征客寄南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乡闱(xiāng wéi):科举时代乡试的试场。
  • 翰苑(hàn yuàn):翰林院的别称。
  • 青镜:即青铜镜。
  •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 蟾宫(chán gōng):指月宫,这里指科举考试中中举。
  • 班衣:相传老莱子为娱亲,着彩衣。后用来比喻孝养父母。
  • 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
  • (méi):门框上的横木。这里泛指门框。

翻译

在乡试考场认识你我一同中举的日子,在翰林院遇见你是你科举及第之时。 青春的面容风华正茂,在科举中举时与佳侣欣喜相约。 身穿彩衣光彩照人,为国增光,如临风的玉树润泽映照门楣。 此次你前去西湖,那里梅花正绽放,正好凭借远行之人寄去梅花的枝条,聊表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董文玉归娶时所写,表达了对董文玉的祝贺与祝福。诗的前两句回忆了与董文玉相识相知的过程,以及他在科举中的优异表现。“乡闱识我同升日,翰苑逢君及第时”,既点明了两人的缘分,也突出了董文玉的才华。接下来的两句“青镜朱颜年独妙,蟾宫仙侣喜相期”,描绘了董文玉年轻有为,又即将迎来美好姻缘的喜悦。“班衣著锦光生国,玉树临风润照楣”,则进一步赞美了董文玉的品德和风采,他的孝行和英俊的外表都为国家和家庭增添了光彩。最后两句“此去西湖梅正发,好凭征客寄南枝”,以西湖的梅花为喻,希望董文玉的归娶之旅充满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情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