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柬丁继善

· 刘炳
荆门树色雪初乾,客舍年华腊又残。 衰朽每蒙明主念,旅栖多赖故人安。 篝痕凝翠香煤暖,窗影摇红蜡炬寒。 自喜明年春信早,莺花泽国趁归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门:荆门山,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此处借指地名。
  •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腊”读音:là)
  • 衰朽:衰弱老朽。
  • 明主:圣明的君主,这里是对皇帝的尊称。
  • 旅栖:在他乡居留。
  • 篝痕:指熏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的痕迹。(“篝”读音:gōu)
  • :绿色,这里指熏笼的颜色。
  • 香煤:古代妇女用以画眉的化妆品,后泛指珍贵的香料。这里指取暖用的香料。
  • 泽国:多水的地区,这里泛指江南水乡。

翻译

荆门一带的树木在雪后初晴时呈现出别样的景色,客居的旅舍中一年又到了腊月的末尾。 我这衰弱老朽之人常常承蒙圣明的君主惦念,在他乡居留大多依赖故友才得以心安。 熏笼上留下的痕迹凝结着翠绿,香料燃烧带来温暖,窗户的影子在红烛的照耀下摇动,蜡烛的光亮中却透着一丝寒冷。 我为明年春天的消息来得早而感到高兴,想到江南水乡的莺歌燕舞,期待着能早日乘马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时节作者在他乡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荆门的树色和客舍的腊月景象,烘托出岁末的氛围和作者的羁旅之愁。颔联表达了作者对明主的感激和对故人的依赖之情,体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感恩之心。颈联通过对篝痕、香煤、窗影、蜡炬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室内的温暖与寒冷交织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作者复杂的心境。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明年春天的期待和对归乡的渴望,给全诗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除夕时的种种感受,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