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滩口:江边浅滩的出入口。
- 杳杳(yǎo yǎo):深远幽暗貌。
翻译
曾经在滩口一同游玩的事已经成为过去,分别之后常常遗憾很少有对方的消息。可怜在江上重逢的这一天,浩渺苍茫的水波上一只大雁孤独地飞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重逢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回忆过去在滩口同游的美好时光,与分别后音信稀少的现状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遗憾。后两句则描写了重逢的场景,“可怜”一词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感慨,重逢本应是喜悦的,但诗中用“杳杳沧波一雁飞”这样孤寂的景象,暗示出重逢后的离别之感,也可能蕴含着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和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深厚的情感。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春夜论诗和王子让三首 》 —— [ 明 ] 刘崧
- 《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 》 —— [ 明 ] 刘崧
- 《 再游蒲涧与子中子彦题名于涧右之嵌壁因赋诗而归 》 —— [ 明 ] 刘崧
- 《 题钟元卿东皋读书处山水新图 》 —— [ 明 ] 刘崧
- 《 桐江 》 —— [ 明 ] 刘崧
- 《 秋日承陈子相寄示送别诗并录登武山及往年武溪相忆之作比兴清远兼有思致所以爱我者深矣能无报乎辄赋长歌以答远意并柬南溪萧翀诸子 》 —— [ 明 ] 刘崧
- 《 寄答王希颜 》 —— [ 明 ] 刘崧
- 《 答项可成怀遂江故宅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