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与王徵君中秋律诗一首

· 刘崧
对月怜今夕,看云忆往年。 秋光连武姥,诗兴在禾川。 花底吹箫坐,松根枕石眠。 如何继清好,高咏赏团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姥(wǔ mǔ):山名。姥:读作“mǔ”,年老的妇人。
  • 禾川:地名。

翻译

对着月亮怜惜今夕的美好时光,望着云彩回忆起往年的事情。 秋光连着武姥山,诗兴在禾川生发。 在花丛底下吹着箫闲坐,在松根旁枕着石头入眠。 怎样才能继续这样美好的情景呢?高声吟咏,欣赏这团圆之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对月”“看云”引发对往昔的回忆,“秋光连武姥,诗兴在禾川”展现出中秋时节的美景与诗人的诗兴相互交融。“花底吹箫坐,松根枕石眠”两句,刻画了诗人在花下吹箫、松旁入眠的闲适惬意的生活场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美好,以高咏来欣赏团圆之景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