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崦(yān):泛指山。
- 雉(zhì):野鸡。
- 嶂(zhàng):高险像屏障的山。
- 飏(yáng):飞扬,飘动。
翻译
在南面村子西边的山路上,不知它延伸到何处,草屋和柴门处处都相同。 野鸡独自在雨雾笼罩的千重山峦中鸣叫,野鸭在一池风中争相飞翔。 心中长久地怀念着在石洞里吹箫的伴侣,却见不到在华峰上采药的童子。 不知从何处流来的碧绿溪流源源不断,这桃花源又该如何才能相通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村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所思所感。诗的首联描述了西村的环境,展现出一种质朴、宁静的氛围。颔联通过“山雉独鸣”和“野凫争飏”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千嶂雨”和“一池风”也营造出一种迷蒙、灵动的意境。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伴侣和采药童的怀念,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尾联以“碧溪流不尽”为引,思考桃花源的通路,给人以遐想和追寻之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题陈原初掾郎所藏古涧幽人图 》 —— [ 明 ] 刘崧
- 《 九日寓因胜寺有怀晚上人渡江未归 》 —— [ 明 ] 刘崧
- 《 和答汤子敏山中寄示 》 —— [ 明 ] 刘崧
- 《 余自北平赴京十二月五日道出济宁会伯高齐君于公馆君本唐县人素擅顾吴之妙草草为予点真观者咸以为肖而余独觉其老丑也临别赋绝句三首奉答并柬赵晋卿夏时佐曹伯仁三先生 》 —— [ 明 ] 刘崧
- 《 过小孤山 》 —— [ 明 ] 刘崧
- 《 纪梦 》 —— [ 明 ] 刘崧
- 《 题刘氏遂初堂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