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答:酬和(hè)应答。
- 汤子敏:人名。
- 意气:志向与气概。
- 同庚:年龄相同。
- 业倍新:学业加倍地新颖、进步。
- 归雁:归来的大雁。
- 谩嗟(màn jiē):空自叹息。
- 中泽:低洼积水的地方,这里指困境。
- 啼莺:啼叫的黄莺。
- 上林春:上林苑的春天,这里借指美好的景色或境遇。上林苑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
- 自昔:往昔,从前。
- 千驷(sì):指很多的马匹,古代四匹马一辆车为一驷,这里表示财富。
- 力稼:努力耕种。
- 宁能:岂能。
- 计百囷(qūn):计算收获的粮食有多少仓。囷,圆形的谷仓。
- 晏岁:晚岁,晚年。
- 卜邻:选择邻居。
翻译
感激你我意气相投很早就亲近起来,更何况我们年龄相同且学业进步都很大。归来的大雁徒然叹息处于低洼积水之地较晚,啼叫的黄莺遥远地回忆着上林苑的春天。读书从过去起就轻视很多的财富,努力耕种岂能计算收获的粮食有多少仓。晚年在山中选择好邻居,希望到了白头还允许我们频繁往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汤子敏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志向。诗的首联表达了对彼此意气相投和年龄相同且学业进步的欣喜之情。颔联通过归雁和啼莺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困境和对美好境遇的向往。颈联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对财富的轻视,同时也体现了努力耕种的价值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晚年能与汤子敏成为好邻居,保持频繁往来的愿望,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