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陈宜山居寄示四首

· 刘崧
青山何日许为邻,愧尔东南漂泊人。 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能够,可以。
  • 避世:逃避尘世,指逃避现实社会。
  • 渔子:渔夫。
  • 知津:知道渡口,比喻对天下大势了解。(“津”读音:jīn)

翻译

青山啊,何时才能允许我与你为邻呢,我惭愧自己是这东南漂泊之人。纵然有世外桃源可以逃避世俗,却已经没有渔夫能够知晓渡口(天下大势)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人渴望能与青山为邻,远离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又感慨如今即便有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可避世,却也找不到像古代渔夫那样了解世道的人了,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迷茫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青山何日许为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之地的渴望,“愧尔东南漂泊人”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嘲和无奈。“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感,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