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 刘崧
之子金陵去,秋风飒暮江。 西维流大火,南纪奠雄邦。 鱼落波涛市,鸟啼烟雾窗。 登临闻伐木,未得此心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之子:这个人。
  • 飒(sà):形容风声。
  • 西维:西方。
  • 流大火:指大火星向西移动,表明时节变化,天气逐渐转凉。
  • 南纪:南方。
  • 奠雄邦:奠定雄伟的邦国。
  • 降(xiáng):安定,平和。

翻译

这个人要前往金陵,在秋风萧瑟的傍晚时分面对着江面上的景色。西方的天空中大火星向西流动,这意味着南方的地域将要奠定雄伟的邦国。集市上的鱼在波涛中翻滚,烟雾缭绕的窗口传来鸟儿的啼叫声。登上高处听闻伐木的声音,然而我的内心却未能因此而平静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金陵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在送别时的内心感受。诗的首句点明了友人的离去和时间背景,秋风飒飒的江边,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天文现象和地理方位的描述,暗示了时节的变化和金陵的重要地位。“鱼落波涛市,鸟啼烟雾窗”这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的市场和居民生活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登临闻伐木,未得此心降”,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尽管听到了伐木声,内心却依然无法平静,可能是对友人的离别感到不舍,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担忧。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写,烘托出了离别的氛围和诗人复杂的心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