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川原:河流与原野。
- 长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这里表达一种感慨的情绪。
- 蓬蒿(péng hāo):野草。
- 刘王坞:指历史上某个刘姓王的居处或遗址。
- 盘:环绕。
- 陆贾城:可能是以陆贾命名的城或与陆贾有关的地方。
- 梵呗(fàn bài):佛教作法事时的赞唱之声。
翻译
在这南国之地,河流与原野几经变迁,我饮下三杯酒,长啸一声,心中满是无尽的感慨。蓬蒿野草半掩着刘王的故址,山水依然环绕着陆贾城。海边的寺庙在晚风中传来诵经的声音,石门在斜照的夕阳下伴着江水的流淌声。登上高处,不必为朝代的更迭而叹息,那翡翠明珠般的珍宝终究还是属于汉家京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羊城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统一的认同。诗的首联通过“川原几变更”和“三杯长啸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受。颔联描写了刘王坞和陆贾城的现状,展现了历史的沉淀。颈联的“海寺晚风传梵呗,石门斜日送江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羊城的景色,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尾联则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坚定信念,认为尽管朝代更迭,但国家的繁荣和统一是不变的主题。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潘光统
潘光统,字少承,号滋兰。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贡生,入太学。授光禄寺署丞,迁京府通判。著有《滋兰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二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 36篇诗文
潘光统的其他作品
- 《 厓山吊古 》 —— [ 明 ] 潘光统
- 《 同杨祠部懋功游摩诃庵 》 —— [ 明 ] 潘光统
- 《 人日侍家慈过南园 》 —— [ 明 ] 潘光统
- 《 饯叔宝约游罗浮答诗促之 》 —— [ 明 ] 潘光统
- 《 集梁思伯宅送黎惟敬得空字 》 —— [ 明 ] 潘光统
- 《 重阳前一日过欧崙山馆中谈西樵之胜分韵得风字 》 —— [ 明 ] 潘光统
- 《 冬日同欧桢伯过诃林访邓毓元梁彦国 》 —— [ 明 ] 潘光统
- 《 和黎职方冬至日别梁舍人还朝 》 —— [ 明 ] 潘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