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yá)山:位于今广东新会南近海处。
- 瘴(zhàng)海滨:充满瘴气的海边。
- 沾巾:泪水沾湿手巾,形容悲伤。
- 宁臣汉:宁愿作为汉臣。
- 鲁仲高风不帝秦:借用鲁仲连坚持正义,不向强秦屈服的典故。
- 井澳:厓山附近的一个地方。
- 平章:这里指曾经参与的政事或决策。
- 淩(líng)霄汉:直上云霄。
翻译
在充满瘴气的海边辛苦奔波,来到厓山凭吊古迹,遗憾满怀,不禁泪湿衣襟。田横的义士们宁愿作为汉臣,保持气节;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坚决不向强秦屈服。井澳的旌旗在落日下空自飘动,回想过往的种种波澜,仍然让人忧愁。千年来的英雄气概喷薄而出,直上云霄,可依然是英雄们的壮志未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厓山凭吊古迹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感慨和对英雄们的敬仰。诗的首联描述了作者在瘴气弥漫的海边辛苦奔波,来到厓山后触景生情,心中充满遗恨。颔联借用田横义士和鲁仲连的典故,表现了对义士们坚守气节的赞颂。颈联通过描写井澳的落日旌旗和令人愁绪万千的波浪,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尾联则强调英雄气概直冲云霄,但遗憾的是英雄们的壮志未能实现,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英雄的惋惜之情。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富有历史的厚重感。
潘光统
潘光统,字少承,号滋兰。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贡生,入太学。授光禄寺署丞,迁京府通判。著有《滋兰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二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 36篇诗文
潘光统的其他作品
- 《 重阳前一日过欧崙山馆中谈西樵之胜分韵得风字 》 —— [ 明 ] 潘光统
- 《 暮春同邓君肃陈垣卿黄幼章陈士鹄梁仲登集黎惟仁山楼 》 —— [ 明 ] 潘光统
- 《 饯叔宝约游罗浮答诗促之 》 —— [ 明 ] 潘光统
- 《 出京 》 —— [ 明 ] 潘光统
- 《 黎惟敬携酒见过迟董述夫张来聘诸子不至 》 —— [ 明 ] 潘光统
- 《 羊城吊古 》 —— [ 明 ] 潘光统
- 《 次和黄宫詹泰泉先生喜家伯父罗江公以尚书郎乞休南归 》 —— [ 明 ] 潘光统
- 《 登楼望海上战舰 》 —— [ 明 ] 潘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