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同邓君肃陈垣卿黄幼章陈士鹄梁仲登集黎惟仁山楼
晴窗閒共蹑丹梯,一览诸峰万木低。
孤磬响闻天井外,残莺声送夕阳西。
泉分石涧聊堪煮,酒有邻家不用携。
十载青藜曾共对,故人今已直金闺。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蹑(niè):踩,踏。
- 丹梯:指高而陡的石级。
-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 天井: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此处指山顶空旷的地方。
- 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此处指藜杖,拐杖。
翻译
在晴朗的窗边,我们悠闲地一同踏上红色的石级,登楼远望,看到众多山峰,而周围的树木显得低矮。 孤独的磬声在山顶空旷之处回响,残余的黄莺叫声伴随着夕阳西下。 山涧中的泉水可以分来煮茶,好在有邻家的酒,不用自己携带。 曾经十年我们共同拿着藜杖相对而坐,如今老友已经在朝中担任要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楼的情景。诗的首联通过“晴窗”“丹梯”“诸峰”“万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开阔、高远的意境。颔联以“孤磬响”和“残莺声”烘托出宁静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同时“送夕阳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颈联写泉可煮茶,酒有邻家提供,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尾联则在回忆过去与友人共同的经历后,感慨如今友人已在朝中任职,流露出对时光变迁和友人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表达,传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
潘光统
潘光统,字少承,号滋兰。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贡生,入太学。授光禄寺署丞,迁京府通判。著有《滋兰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二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