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罗浮山径

登高聊骋望,磴道转逶迤。 何石非三岛,无花不四时。 篆符分竹叶,仙鸟啄灵芝。 倘问长生诀,应寻华子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磴(dèng)道:登山的石径。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 篆(zhuàn)符:篆体的符箓,形似篆书。
  • 啄(zhuó):鸟类用嘴取食或叩击东西。

翻译

登上高处姑且放眼远望,登山的石径曲折蜿蜒。哪块石头不像传说中的海上三岛,没有哪种花不是四季常开。篆体的符箓如同竹叶般分布,仙鸟啄食着灵芝。倘若要问长生的秘诀,应该去寻找华子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入罗浮山径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通过“登高骋望”和“磴道逶迤”,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和道路的曲折。颔联“何石非三岛,无花不四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罗浮山的神奇和美好,仿佛这里的石头都如仙境中的三岛般神秘,花朵四季常开不败。颈联“篆符分竹叶,仙鸟啄灵芝”,进一步营造出神秘的氛围,篆符和仙鸟、灵芝的出现,增添了仙境的色彩。尾联“倘问长生诀,应寻华子期”,则表达了对长生之道的探寻,以及对传说中仙人华子期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将罗浮山描绘成一个充满神秘和美好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之情。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