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襄事先大父母夜起有感

松杉漠漠夜啼乌,人静山空月色孤。 谢尚秪应思散骑,张凭宁敢讶苍梧。 鹿门旧隐看犹在,马鬣新封好似无。 寸草未将酬祖德,吞声一夕泪仍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秪(zhī):同“只”。
  • :诧异,惊奇。
  • 马鬣(liè):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

翻译

夜晚的松林和杉林里,乌鸦在默默啼叫,四周安静,山中空寂,月色也显得孤寂。谢尚只应该想着当散骑官时的事,张凭怎么敢对去苍梧感到惊讶呢。鹿门山的旧时隐居之地看上去好像还在,新封的坟墓却好似并不存在。我这微小如寸草之心,未能报答祖上的恩德,忍住哭声的这一晚,眼泪还是不停地流,直至干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的寂静景象,以及诗人对祖上恩德未能报答的悲痛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松杉、夜啼乌、人静山空和孤月,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借用谢尚和张凭的典故,或许是在表达自己对某种境遇的思考或感慨,但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诗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进一步理解。后面两句则将情感聚焦在对祖上的感恩和未能报答的愧疚上,“鹿门旧隐”的提及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归隐或宁静生活的向往,而“马鬣新封好似无”则强化了那种对祖先的思念和对自身责任的认知。最后,诗人以“寸草未将酬祖德,吞声一夕泪仍枯”直抒胸臆,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悲痛和愧疚之情,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