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宗周兼柬杨焕文阮宗泰

· 刘炳
李家池头去年别,大风扬沙天欲雪。赠我鲤鱼三十腮,杨柳穿来带寒血。 今年八月芝山楼,我欲少住君不留。蹇驴落日冒秋暑,鬓丝汗溢黄尘流。 近过阮公茅屋底,说君沉痾几不起。九月十日方离床,强健近来差可喜。 相望片云危石山,来往每嫌消息艰。斯文凋谢少知己,恨不连墙相往还。 却忆少年从义日,闻鸡不眠追祖逖。杀敌风吹宝剑腥,打围雪压雕鞍湿。 诸葛曾怀汉室忧,包胥亦有秦庭泣。投老相看海岳清,夙昔患难同离情。 归来庐井有桑梓,拜扫丘墓除榛荆。传家书在晚还读,负郭田深春自耕。 爱君窗前脩竹大,听雨何时对床卧。却扶藜杖过杨兄,使酒怕渠时骂坐。 气略颇与常人殊,天经地轨谈《阴符》。黄冈溪头懒垂钓,未央殿前思上书。 功名定有国士报,肝胆好将民瘼苏。黄金之台一千尺,白日横飞虎生翼。 吕望八十方致身,五十富贵朱买臣。时来勋业自有待,岂得甘作渔樵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ōng):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
  • (jiǎn):跛,行走困难。
  • (ē):病。
  • (zhēn)荆:丛杂的灌木。
  • (lí)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
  • (mò):病,疾苦。

翻译

去年在李家池头分别,狂风扬起沙尘,天色仿佛要下雪。你送我三十条鲤鱼,用杨柳穿起来,带着寒天的气息。 今年八月在芝山楼,我想稍作停留,你却没有挽留我。我骑着跛驴在落日下冒着秋暑前行,两鬓发丝被汗水浸湿,黄尘飞扬。 最近路过阮公的茅屋,听说你重病几乎起不来。九月十日才离开病床,近来身体强健些了,这让人可喜。 我们相隔在那片云下的危石山上,每次来往都嫌消息传递艰难。文化衰落,知己稀少,遗憾不能像墙与墙那样紧密相连,相互往来。 回忆起少年时追随正义的日子,听到鸡叫就起床,像祖逖一样追求理想。杀敌时风带着宝剑的腥味,打猎时雪压着雕鞍使其潮湿。 诸葛亮曾心怀对汉室的忧虑,申包胥也有为了楚国在秦国宫廷哭泣求救的忠义。到老了看到山河清平,过去患难时的离别之情依然难忘。 归来后家乡有桑梓,拜扫坟墓,清除丛杂的灌木。晚上读着传来的家书,在城边的田地里,春天自己耕种。 喜欢你窗前高大的修竹,盼望着何时能一起听着雨声,对床而卧。还要扶着藜杖去拜访杨兄,他喝酒时怕是会因为我而责骂同座的人。 他的气概和谋略与常人不同,高谈天地规律和《阴符》。在黄冈溪边懒得钓鱼,在未央殿前想着上书进言。 功名必定会有国士来报答,要有肝胆来解救百姓的疾苦。黄金筑成的高台有一千尺高,白日横空,飞虎展翅。 吕望八十岁才出仕,五十岁富贵的朱买臣。时机到来,功业自然会有,怎能甘心做一个渔樵之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炳寄给徐宗周,并提及杨焕文、阮宗泰的作品。诗中既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又描述了彼此的近况,还追忆了少年时的壮志豪情和忠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去年分别时的恶劣天气和友人赠送鲤鱼的情景,烘托出离别的氛围。接着叙述今年的经历,包括在芝山楼的停留以及友人的病情,展现出生活的波折和对友人的关切。随后,诗人回忆少年时的追求和理想,以及历史上的忠义之士,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诗中还描绘了归乡后的生活情景,体现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和对未来的信心,鼓励友人积极追求功名和为百姓谋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丰富,用典恰当,语言流畅,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