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州访袁都护赠以诗

幕府临江旧镇西,袁郎风度几人齐。 笛声何处闻牛渚,高调犹疑似武溪。 习习谷风杨柳陌,山山茅雨鹧鸪啼。 扁舟小住崧台畔,暂为同心试杖藜。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这里借指袁都护的营帐。
  • 牛渚(zhǔ):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山脚突入长江部分叫采石矶,是长江中游的险要之地,也是古代的重要战场,这里借指袁都护的军事才能。
  • 武溪:武溪山,在湖南泸溪县,相传为古代槃瓠(pán hù)族的起源地,这里用武溪来形容袁都护的笛音有着独特的风格。
  • 习习谷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这里描绘风的和畅。
  • 鹧鸪(zhè gū):鸟名,叫声凄切,古人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翻译

在临近江边的旧镇西边的幕府中,袁都护的风度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笛声,仿佛在牛渚一带可闻,那高昂的调子好像来自武溪一般。 和畅的谷风轻拂着杨柳小道,座座山上茅草屋旁细雨纷纷,鹧鸪啼叫。 我乘扁舟在崧台畔短暂停留,暂且为我们的同心之谊试着拄杖漫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拜访袁都护后所写,通过对袁都护的风度、笛声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袁都护的不凡形象和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诗的首联赞美袁都护的风度,颔联通过笛声进一步烘托其才华,颈联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与袁都护的同心之谊以及在此地短暂停留时的闲适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人物、景色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