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渭川:渭河平原,相传周文王在此地发掘出很多人才,常被用来借指竹子生长的繁茂之地。(渭:wèi)
- 筼(yún)谷:生长大竹的山谷。
翻译
在渭河平原上,烟雨迷蒙中竹子繁茂似有三千亩之广;在筼谷之中,清风徐来,有四五竿竹子。并非是在庭院中难以栽种这些竹子,(只是)竹子的高远情致适宜在画中观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独特气质。诗的前两句通过“渭川烟雨三千亩”“筼谷清风四五竿”,展现出竹子生长之地的广阔与清幽,以及竹子的茂盛。后两句“不是轩庭难种得,高情宜向画中看”,则表达了竹子那种高洁的情致并非是在普通庭院中能够轻易展现的,而更适合在画中去感受和欣赏。整首诗意境清新,既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绘画艺术能够传达竹子神韵的肯定。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晚出溪上将登武山不果 》 —— [ 明 ] 刘崧
- 《 蜀人师季则自临川来靖安省其姑于李氏岁暮将归辱贻铜刻赋此答赠 》 —— [ 明 ] 刘崧
- 《 登西坑垄下高岭归里良和康志行韵 》 —— [ 明 ] 刘崧
- 《 十月十三日燕相府知印张观复从江西来承大兄六月八日家问捧诵之馀悲喜交集因赋五言长歌一首奉报匪敢言诗姑述怀耳 》 —— [ 明 ] 刘崧
- 《 陪溪南隐君入山玩竹十二韵 》 —— [ 明 ] 刘崧
- 《 六月十六日观内省使臣传诏到州 》 —— [ 明 ] 刘崧
- 《 悼严焕 》 —— [ 明 ] 刘崧
- 《 题墨竹五首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