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坞(wù):防卫用的小堡,此处指四周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 隐家:隐士之家。
- 槎(chá):木筏。
翻译
不知是在哪一年种下的杏树,如今已长成了一片山坞,这里想必是云雾深处旧时隐士的家。 早晨的雨洗净天空,那千树杏花如白雪般绽放,暖风吹来,万千枝条如同彩霞飘动。 墙壁间的瓢里存放着通神的药物,窗下的炉中存有伏火的砂丹。 向北眺望三百里的清江,我怎样才能从您这里求得那神奇的木筏,前往探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杏坞景象。首联通过询问杏坞的形成时间以及推测其为隐士之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颔联中“朝雨洗空千树雪,暖风吹起万枝霞”,生动地描绘了杏花在雨洗风吹后的美丽姿态,如雪般洁白,如霞般绚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颈联则提到壁间瓢中的神药和窗下炉中的伏火砂,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地方的神秘氛围。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清江的向往以及对获得神奇木筏前往探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典雅,将自然景色与神秘氛围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夜饮扁鹊观同魏炼师坐竹林下 》 —— [ 明 ] 刘崧
- 《 寄题金精山凌云亭为王太守赋 》 —— [ 明 ] 刘崧
- 《 寄赠张隐君 》 —— [ 明 ] 刘崧
- 《 余忧愤中戏作墨龙于报恩寺之西壁明日余兄子中复图于东壁有高视阔步之意或请余弟子彦赞之子彦笑而不言因赋一绝以见意 》 —— [ 明 ] 刘崧
- 《 宴集洞山寺分韵得见字奉柬丁克诚颜中行王敬仲詹德裕枯林上人 》 —— [ 明 ] 刘崧
- 《 赠医士孙允道 》 —— [ 明 ] 刘崧
- 《 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其二 》 —— [ 明 ] 刘崧
- 《 广州杂韵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