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太守之韶阳

· 刘崧
白下东门柳,当年手种成。 行行当别路,叶叶是离情。 解缆惊秋雨,扬镳送晚晴。 春风榕馆静,好在听啼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下:指南京。(“白”读音:bái)
  • 东门:东边的城门。
  • :柳树。
  • 行行:走啊走,表示不停地走。
  • 别路:离别的道路。
  • 叶叶:片片树叶。
  • 离情:离别的情感。
  • 解缆:解开系船的绳索。
  • 扬镳:提起马嚼子,意为启程。(“镳”读音:biāo)
  • 榕馆:种有榕树的馆舍。

翻译

在南京的东门边,那柳树是当年亲手栽种而成的。不停地走着,即将踏上分别的路途,那片片树叶都饱含着离别的情意。解开缆绳,秋雨让人感到惊讶,扬鞭启程,送别这傍晚的晴天。春风轻拂,榕馆静谧,好在可以聆听黄莺的啼鸣。

赏析

这首诗以柳起兴,通过对东门柳的回忆,引出离别的主题。诗中“行行当别路,叶叶是离情”两句,将离情寄托于片片柳叶之上,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解缆惊秋雨,扬镳送晚晴”描述了解缆启程时的情景,秋雨增添了几分忧愁,而晚晴又似乎带来了一丝希望,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离别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春风榕馆静,好在听啼莺”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展望,尽管离别令人伤感,但在那春风吹拂的榕馆中,还能静静地聆听黄莺的啼叫声,给人以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离情别绪和对未来的期许。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